福建舰入列三亚的新闻刚在朋友圈刷了一轮,军迷群里又炸出个新话题——有军事专家近日提到,等台湾回归祖国后,这型“电磁弹射航母”的母港说不定能搬到台湾去。这话一出来,不少人立刻翻起了台湾港口的资料,连“基隆港能不能停航母”“高雄左营港的码头深度够不够”都扒得一清二楚。
先把最关键的前提说在前头: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,只有等两岸统一之后,咱们才会从国家整体安全布局的角度,考虑海军港口的调整。而台湾岛的地理位置,确实天生适合当“蓝水海军的跳板”——面朝太平洋,基隆港北望日本列岛,出港就能扼住西太平洋的关键航道;高雄左营港向南可辐射南太平洋,码头设施几十年前就按大型舰艇标准建好了;花莲港更直接,贴着深海沟,航母开出港口就能扎进大洋,不用绕半天才到“深蓝区”。有老军迷调侃:“这三个港口搁那,简直是给航母留的‘定制车位’。”
但别误会,现在福建舰的“家”还在三亚。海军发言人冷国伟早就说了,入列后首要任务是“练内功”——检验电磁弹射的稳定性、磨合歼-35和空警-600这些新舰载机,还有编队协同训练这些“基础课”。毕竟,福建舰是咱们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,好多技术都是“头一回用”,得先把“舰机适配”这关过了,再谈未来的布局。
其实更值得琢磨的,是这件事背后的“大国逻辑”:中国搞航母从来不是为了“秀肌肉”。从辽宁舰的“改装探索”,到山东舰的“自主建造”,再到福建舰的“电磁弹射突破”,每一步都是在补“蓝水海军”的课——咱们要的是“能守住自己的海”,能拒止外部势力插手台海,能在太平洋上维护和平。就像专家说的:“福建舰不是终点,是咱们走向深蓝的‘起跑线’。”等台湾回归那天,把航母母港搬到那里,不过是“把家门口的海,守得更稳”。
说到底,无论是现在的三亚母港,还是未来可能的台湾港口,中国航母的每一步布局,都绕不开“防御性”这三个字。毕竟,咱们发展重器,从来不是为了“欺负人”,而是为了“不被人欺负”——等哪天福建舰真的把家搬到台湾,那不过是告诉世界:中国的领土,咱们守得更牢了;中国的和平,咱们护得更稳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