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8日,江苏苏州麦德龙商场门口的一段视频,把"消防栓私用"这事又拽回了大家视线——一名女子蹲在打开的消防栓前,正用流出来的水搓洗盆里的衣物,水花溅得脚边地面全是湿痕,这幕被路过网友拍下来后,很快在网上引了热议。
视频里的场景不算"激烈",但网友的反应挺直接:有人骂"太浪费水了,消防栓是救命用的",有人纳闷"怎么连消防设施都敢随便动",还有本地网友补了句"之前见过有人用这消防栓洗车,更过分"。到底这种行为有没有隐患?社区管不管?2月19日,负责该区域的姜家社区工作人员给了回应。
"我们已经了解情况了,这种事以前也有过。"工作人员说,之前确实见过有人用消防栓洗车,这次不仅联系了自来水公司,还到现场核实过:"其实就'放点水'的话,对消防设施本身没影响,但肯定不符合规定。"
网友的火,其实烧在"公共资源被私占"的心态上。消防栓里的水不是"免费自来水",哪怕量不大,"想用就用"的习惯像个"破窗"——今天洗个衣服,明天洗个车,后天说不定有人接水冲地,规则的边界就是这么松下来的。就像有网友说的:"今天觉得'没影响',明天真遇到火灾,要是消防栓因为频繁私开出问题,那才是真的麻烦。"
社区说"后续会想办法制止",这话里藏着对"长效解决"的考虑。毕竟"制止一次"容易,让"消防栓不能私用"变成共识才难——比如加个警示标语?联动物业多巡逻?或者跟自来水公司一起做个"科普"?说到底,消防栓守的是城市的安全底线,这底线,容不得半点"顺手"。
就像那位工作人员说的:"以前见过洗车的,这次是洗衣服,下次说不定还有别的——但每一次曝光,都是给规则上的紧箍咒。"毕竟,消防设施不是"便民工具",它的每一滴水,都该留着"救急"。
